为贯彻《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推进上海市电梯行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2013年第五届第三次会长会议研究决定,在上海市电梯行业的生产(制造、配件、安装、维修保养)企业内积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持续开展。现结合电梯行业实际情况,就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推进重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一)指导思想:
电梯生产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以守信受益、失信惩戒、诚信自律为导向,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披露、应用为主线,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以信用管理为支撑,促进“诚信电梯行业”建设。
(二)根据《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围绕解决现实紧迫需求,推动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和产品质量建立电梯安全监察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监督检查评价结果。”的要求,2013至2015年度以电梯维修保养企业为诚信体系建设的推进重点企业。
二、主要措施和目标:
(一)配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制订上海市推荐性地方标准《上海市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求》(详见附件一),最终形成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诚信体系建设管理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以规范电梯维修保养企业的管理,提高电梯维修保养企业服务社会的信誉度和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向电梯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促进上海市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二)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制订上海市推荐性地方服务标准《上海市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质量规范》(详见附件二)。该服务标准旨在规范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行为和提高电梯维修保养服务的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倡导诚信,构建和谐人机环境,增强电梯维修保养服务单位的社会信誉度,促进上海市电梯维修保养服务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三)配合政府对信用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行业的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档案库,在电梯行业协会网站开辟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建设的窗口平台,使其成为信息权威发布、企业信息查询、社会监督的集成平台;拟建立的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建设窗口平台包括如下档案内容:企业的基本诚信信息记录如:企业的法定资质、行政许可、工商、税务、商务、环保、安全等;企业的质量诚信记录如:企业所取得的第三方信用等级证明、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1管理体系以及与产品质量认证相关的荣誉证书;企业获得的反映产品质量诚信的各项技术专利、发明专利、各类新产品鉴定证书、荣誉证书,以及与产品诚信相关的荣誉证书;反映企业服务诚信向社会所作的各类服务承诺、顾客满意度测评记录、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以及与服务诚信相关的荣誉证书;反映企业社会诚信如: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报告,关注顾客价值;对于企业的各类不良诚信记录。这份档案将体现企业积累的信用值,为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提供依据。可以权威地证明企业诚信经营历程的价值,并将成为社会、合作伙伴、相关机构认知企业信誉及诚信状况的重要文件。
(四)根据《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诚信文化。”以及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守信践约能力,积极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环境的要求,协会秘书处将围绕弘扬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积极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电梯行业内对电梯维修保养企业开展“诚信创建与信用管理”创建活动给予指导:
一是组织开展信用教育培训和相应的宣传辅导活动,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倡导敬业诚信,把诚信文化内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追求,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行业风尚,提升电梯维修保养行业企业文明程度和职工素质;
二是开展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创建的示范活动,积极鼓励引导企业自我检查、自我考评和自我总结,以点带面,全面展开。推动电梯维修保养企业树立诚信服务形象,开展诚信承诺,践行诚信公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网站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建设窗口平台的作用,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宣传,褒扬诚信典型,鞭挞失信行为。同时规范网站管理,促进诚信上网;
四是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合作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信用长三角”区域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泛长三角电梯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的作用,扩大信用信息交换共享范围,完善联动、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
三、完善组织保障,确保诚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一)领导重视,加强诚信创建的领导。
1、要充分认识当前政府开展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对于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恶意拖欠、逃骗偷税等失信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自十六大以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就本市而言,市委市府每年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根据《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2015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重要领域、重点人群与关键环节的信用奖惩得到强化,失信成本明显增加;政府部门将要围绕城市运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合同履约、价格管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分配等重点领域,建立“黑名单”认定、修复和披露制度,将法人失信行为与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个人信用状况相关联。
2、开展诚信创建领导要积极带领本单位参与投入。根据企业实际建立相应的诚信创建领导机构,并将本单位诚信工作决策纳入日常管理的议事日程,要完善诚信工作的机制和保证体系,强化单位内部诚信管理的监督和监管职能,确保诚信建设的常态化。
3、领导组织好本单位诚信体系制度创建过程中的自查与整改。企业诚信体系制度形成是一个建设和完善的过程,因此要善于发动全体职工来认真梳理在诚信建设工作上的差距与不足,认真对待自查反映出的问题,积极整改。
(二)充分发挥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在制订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建设相关标准要求、诚信档案与不良信用反映核查等方面的作用,会同典型试点企业,积极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电梯行业内对电梯维修保养企业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给予指导。
(三)做好建立行业电梯维修保养企业诚信档案库和诚信建设窗口平台建设工作,协会将结合诚信建设评定制定统一的登记汇总表格(详见附件三),做好记录、汇总、公布和反馈,跟踪各企业诚信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推行优胜劣汰机制,褒扬诚信建设好的企业。积极配合质量行政等相关主管部门建立电梯安全监察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加强对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的记录和管理。
(四)做好行业内电梯维修保养企业信用教育培训和相应的宣传报导。充分发挥企业自办的杂志、刊物、通讯、网站的作用,积极宣传报道,褒扬守信行为,鞭挞失信行为。要利用一切形式来开展多样化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共同形成强大的共创诚信的舆论氛围。
2013年5月20日印发1
|